宿迁市体育局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市体育局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宿迁市促进体卫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014320080/2023-00101 分类 重点工作   体育    通知
发布机构 市体育局 公开日期 2023-07-03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市体育局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宿迁市促进体卫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市体育局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印发《宿迁市促进体卫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体育)局,各县、区卫生健康委,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健康宿迁和体育强市建设,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宿迁市促进体卫融合发展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宿迁市体卫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  

  2023—2025年)

(此页无正文)

宿迁市体育局       宿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630

(此件公开发布)

宿迁市促进体卫融合发展的意见

促进体卫融合发展对于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促进体卫融合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助力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根据《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促进体医融合发展的意见》(苏体群【2020】3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重要指示和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大健康理念,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主题,推进健康和体育领域理论、制度、管理、技术创新,构建完善体卫融合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体育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治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高质量完成江苏省体系化建设运动促进健康机构试点市工作任务,为建设健康宿迁和体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2023年,全市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初步形成。启动江苏省体系化建设运动促进健康机构试点工作和市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试点建设工作。各县(区)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各不低于1个,全市建设运动促进健康机构不低于20个,在不低于5个医疗机构开展运动处方师坐诊服务;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关爱行动,完成不低于2万人次的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建设(挂牌)宿迁市体育医院;通过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建设试点验收。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机构体系,体卫在理念、政策、设施、组织、人才、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取得初步成效,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各项相关指标稳定达标。

2025年,全市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更加完善。通过江苏省体系化建设运动促进健康机构试点市验收,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体系更加完善,在不低于15个医疗机构开展运动处方师坐诊服务;建设宿迁市体卫融合专家库,新增运动处方师不低于30人,常态化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慢病运动干预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基本建成由各级政府主导、全市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全市常态化开展运动促进健康知识讲座及运动处方服务,全人群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新提升,宿迁体卫融合在全省产生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健康和体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全市人民群众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3年达到31.8%,2025年达到36%;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2023年达到39%,2025年达到4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城乡居民比例2023年不低于93.3%,2025年不低于93.8%;人均预期寿命到2023年达到79岁左右,2025年达到80岁左右。

三、重点任务

  (一)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网络加强舆论宣传,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和重视健康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广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健康新标准,组织相关专家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开展科学健身科普活动,制作运动促进健康科普作品,提升全市人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宣传推广三减三健干预工作机制和适宜技术。积极推广运动是良医运动治未病理念,宣传体育运动对健康的重要促进作用,是促进群众身心健康最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倡导人民群众加强主动健身的前端健康预防。广泛宣传科学健身,引导群众了解和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项目、方法、运动伤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二)建设体卫融合服务机构。落实《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建设标准》,出台《关于开展宿迁市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体卫融合服务机构,2023年完成不低于20个试点建设,2025年全市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布局更加完善。加强我市运动康复类机构建设,支持建设(挂牌)宿迁市体育医院;指导宿迁市国民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中心积极申办医疗机构,开展运动医学研究、慢病运动干预、术后运动康复等惠民服务;通过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建设试点验收,丰富完善中心体卫融合服务功能,更好的发挥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作用。鼓励在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健康主题公园、健身步道等公共服务设施中建设体卫融合健康驿站。支持医疗机构建设康复科室,开设运动医学门诊,鼓励体质检测机构与体检机构同和发展。各县(区)聚力打造“运动健康机构”,支持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集体质检测、慢病干预、运动处方、康复理疗等服务于一体的智慧运动健康机构。

(三)壮大体卫融合人才队伍。制定宿迁市体卫融合从业人员培养方案,把体卫融合人才培养纳入各级体育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健全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建设宿迁市体卫融合专家库建设相关领域高等院校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加大运动防护师培养力度,全面推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增设健康管理、基础医疗和急救课程,大力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增加科学健身指导内容。加大运动处方师培训力度,积极组织面向医师、康复师等群体的运动健康干预培训,每年新增运动处方师不低于10人。将体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联合开展的体卫融合领域培训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加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及站点、高水平运动医疗专业人才、团队引进力度,鼓励各级各类体育运动机构、体育院校、医疗机构与各专家团队、相关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四)支持体卫融合科研创新。将体卫融合相关研究纳入体育和卫生健康科研课题立项范围,强化体卫融合理论研究,推进体卫融合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加强合作,开展体卫融合协同创新。鼓励体育系统和医疗系统搭建平台,定期开展体卫融合学术交流。组织体育和医疗卫生方面的专家,运用生物、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就运动营养、心理、康复、运动处方等领域,开展体卫融合省、市级课题申报工作。鼓励各地各相关单位征集志愿者,开展体卫融合干预研究和服务。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社会主体建设宿迁市运动促进健康研究中心。支持江苏省慢病干预试点单位、条件成熟的医疗机构征集志愿者,开展早期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肥胖、青少年脊柱侧弯等慢性疾病干预研究和服务。

(五)加强竞技体育医疗保障。加大高水平运动医疗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建设水平较高的运动队医疗保障人才队伍。鼓励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俱乐部等与相关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建立运动员医院就诊绿色通道,加强运动员损伤预防、伤病诊断、康复治疗、反兴奋剂、运动营养等方面合作。在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中,抽调专业医务人员,组建医疗保障团队,做好医疗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医疗保障服务。支持向市场主体、社会组织购买科医保障服务,探索运动队多元医疗保障新模式。全市第六届运动会组建运动康复团队,开展相关体卫融合服务。

(六)培育体卫融合服务产业。大力发展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慢病管理、运动康复等服务业态。积极扶持体卫融合相关产业申报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宿迁运动康复产业建设。打造以特色小镇、产业综合体卫代表的体卫融合产业集聚地,以中医保健、康复疗养为特色的健身健康产业基地。促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培育江苏易华人造草坪有限公司、宿迁楚霸体育器械有限公司、泗阳捷峰帽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恒大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个性化的新型体卫融合设施设备和产品。支持宿迁信风技术有限公司、宿迁登泰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创新体卫融合服务解决方案。鼓励体检机构、健身机构合作经营、连锁经营,开展体卫融合服务。开展运动处方师医疗机构坐诊服务,支持建设运动处方门诊,重视体育社会组织在体卫融合领域作用,通过公益培训,加强相关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人员对体卫融合、运动康复等的认识,夯实健身人群参与基础,引导、培育各体育社会组织人群运动康复消费意识和习惯。

(七)提升体卫融合服务水平。结合各类健身和健康主题日,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面向群众提供体卫融合科普宣教和推广等服务。持续办好全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健骨操、健身气功、健身操大赛,健步走、太极拳展演等项目品牌,引导各类体育活动向促进人的全面健康转化。加快培育有利于身体、心理、道德健康和社交良好的新型体育健康促进活动。建设好宿迁市运动健康网,向群众提供线上体卫融合服务。在相关活动、赛事中融入体卫融合元素。将全民健身融入健康管理项目,鼓励将国民体质测试纳入健康体检项目,医疗机构开展运动风险评估、提供健身方案或指导运动促进健康等服务。重视体育在心理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推广体育锻炼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方法。

积极开展慢性病运动干预、中医药 健康服务等项目,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治未病科。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试点将体卫融合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丰富基层群众身边的健康服务。支持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慢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建立中医健康档案,根据社区居民和职业人群的不同需求开具中医健康处方和运动处方,支持社区提供老年人运动与健康服务,企事业单位做好职工健康管理推广普及健身气功、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项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智(适)能项目推广,加强肥胖及运动防控近视等干预服务,常态化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加强各类重点人群运动健康干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体育局与市卫生健康委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体卫融合发展。各县(区)、市各功能区体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要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将体卫融合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做好安排部署和落实检查。把全民健身作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健康城镇、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以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中统筹谋划、整体推进。

  (二)完善保障政策。加强与健身健康相关法规的衔接,加快制定和完善体卫融合的场地、活动、组织、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配套政策,健全体卫融合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推动体卫融合类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医疗机构、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站、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的体卫融合服务职能,并通过政策予以支持,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三)拓宽投入渠道。各级体育部门和卫生健康委要积极争取加大对体卫融合的投入,扩大体卫融合的扶持覆盖面。积极争取上级扶持体卫融合工作的相关经费,推动将体卫融合纳入购买健身健康服务目录、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大政府购买体卫融合服务力度。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开办体卫融合服务机构。

  (四)强化评估激励。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体卫融合文化宣传、场地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品牌塑造、健身健康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


附件:

宿迁市体卫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2023—2025年)

任务项目

序号

细化分解项目

2023

2024

2025

责任单位

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念

1

深入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市人民群众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升。

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8%;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9%;《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城乡居民比例超过93.3%,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3%;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1%;《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城乡居民比例超过93.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6%;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城乡居民比例超过93.8%,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

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各县、区、市各功能区有关单位

建设体卫融合服务机构

2

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布点建设任务。

1.建设(挂牌)宿迁市体育医院。

2.完成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建设试点验收。

3.出台运动健康机构建设宿迁标准 每县(区)完成不同层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建设各不低于4个,全市完成不低于20个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建设

1完成江苏体系化建设运动促进健康机构试点市验收。

2.继续深化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建设

3支持宿迁市国民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中心创建医疗机构。

全市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更加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体系进一步完善。

市体育局,市卫健委,各县、区、市各功能区有关单位

壮大体卫融合人才队伍

3

逐步健全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开展运动处方师培训,建设宿迁市体卫融合专家库。

全市新增运动处师不低于10人。

1建设宿迁市体卫融合专家库。

2新增运动处师不低于20人。

1体卫融合专家指导服务覆盖至各县(区)、市各功能区。

2新增运动处师不低于30人。

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各县、区、市各功能区有关单位

支持体卫融合科研创新

4

强化体卫融合理论研究,推进体卫融合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展体卫融合协同创新。

1组织开展宿迁市运动促进健康相关交流不低于一次

2撰写宿迁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1组织开展宿迁市运动促进健康相关交流活动不低于一次。

2撰写宿迁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1完成不低于1项体卫融合体育科研课题研究。

2组织开展宿迁市运动促进健康相关交流活动不低于一次

3.撰写宿迁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市体育局,

市卫健委

加强竞技体育医疗保障

5

努力建设水平较高的运动队医疗保障人才队伍,建立运动员医院就诊绿色通道,支持向市场主体、社会组织购买科医保障服务,探索运动队多元医疗保障新模式。

1宿迁市第六届运动会组建运动康复团队、医疗保障团队,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及相关科普宣传。

2为业训单位、运动员开展不低于10次运动促进健康讲座及技能培训。

运动员医院就诊绿色通道合作的市级医疗机构不低于1所。

运动员医院就诊绿色通道合作的市级医疗机构不低于3所。

市体育局,

市卫健委

培育体卫融合服务产业

6

开展运动处方师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坐诊,扶持体卫融合产业申报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

全市开展运动处方师医疗机构坐诊不低于5所,各县(区)不低于1所。

开展运动处方师医疗机构坐诊不低于10所,各县(区)不低于2所。

开展运动处方师医疗机构坐诊不低于15所,各县(区)不低于3所。

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各县、区、市各功能区有关单位

提升体卫融合服务水平

7

面向群众提供体卫融合科普宣教和现场推广等服务,推动科学健身项目普及,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关爱项目。

1.全市累计完2万人次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

2.市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建设试点单位每年完成8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20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县(区)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每年完成4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10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乡镇(街道)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每年完成2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3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行政村(社区)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每年完成1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1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

1常态化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

2市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建设试点单位每年完成8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20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县(区)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每年完成4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10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乡镇(街道)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每年完成2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3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行政村(社区)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每年完成1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1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

1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治未病科,开展慢病干预服务。

2市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建设试点单位每年完成8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20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县(区)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每年完成4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10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乡镇(街道)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每年完成2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3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行政村(社区)级运动促进健康机构每年完成1次以上运动促进健康科普讲座,为不低于100人次市民提供运动处方服务。

市体育局,市卫健委,各县、区、市各功能区有关单位


宿迁市体育局办公室                   2023630日印发

相关信息